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2017年新实施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新闻发布会

    信息发布者:东关村
    2017-04-20 09:39:21    来源:www.shanxi.gov.cn   转载

    2017年新实施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

    新闻发布会全程文字实录

     

    4月18日下午,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厅长武涛等有关负责人就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2017年新实施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的通知》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朱新才: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2017年新实施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的通知》,决定在继续执行中央及我省现行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新实施十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政策的财政投入总额为24.34亿元,牵头实施部门涉及财政、农业、林业等七个部门和单位。这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做好2017年新实施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的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今天下午,我们邀请到省财政厅厅长武涛,省财政厅副厅长黄庙,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志杰,省林业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云龙就有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晋主要新闻单位和网站的记者,有省内和省城新闻单位和网站的记者,还有境外媒体的记者,欢迎大家。

    下面,请省财政厅厅长武涛就2017年新实施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进行发布和政策解读。

    武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省财政厅向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山西财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2017年新实施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的通知》,决定今年在继续执行中央及我省现行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新实施十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这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实施“精准支农”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对我省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为了确保这十项政策落在实处,省政府办公厅又专门下发了《关于2017年新实施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任务分工的通知》,将任务细化分解到了省林业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供销社、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等七个部门和单位。鉴于这十项政策涵盖范围广,涉及部门多,政策性较强,为了让社会公众和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我厅决定联合省农业厅、省林业厅一起召开这此新闻发布会对相关内容进行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

        从2009年开始,我省每年都出台实施十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9年来,已累计出台了90项政策。今年继续执行的还有38项,安排财政资金93.35亿元。其中,今年新实施的10项,安排资金24.34亿元。

        与往年相比,新实施的十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支持方向和方式上,主要特点是“三个突出”和“一个创新”

        “三个突出”是突出脱贫攻坚、突出农业三大省级战略、突出农村集体经济和基层服务组织建设。一是实出脱贫攻坚。十项政策中,安排用于脱贫攻坚相关的政策有三项,分别是退耕还林、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和建立教育扶贫个人资助账户,资金为19.5亿元,占十项政策资金总量的80%二是突出农业三大省级战略。今年,我省将山西“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和山西国际果品出口交易平台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由省里统一规范,统筹资源,省市县三级联动,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因此,我们各安排了3000万元的建设启动资金。三是突出农村集体经济和基层服务组织建设。十项政策中,安排实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奖补政策和供销社综合改革基层组织建设工程资金3.2亿元,占十项政策资金总量的13%

        “一个创新”就是资金筹集方式的创新。我们在坚持把财政支出优先保障“三农”领域的同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到“三农”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十项政策中吸引社会资本5.75亿元,其中:政策性银行融资3.75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亿元。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朱新才:

    谢谢武涛厅长的发布和政策解读。

    下面进入记者问答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各位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山西日报记者:

    我省为什么要支持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今年将选择多少个县开展试点?奖补资金主要用在那些方面?

    黄庙: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集体富,则村民富;集体穷,则村民穷。我省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不强,有些村集体经济甚至为零,村组织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主要依赖财政投入,农村发展动力不足。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就强调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今年3月份,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方案》中也提出“要坚持试点先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因此,支持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一步壮大我省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很有必要。

    从2015年起,财政部就选择部分省开展支持村级经济组织试点。我省也积极向财政部申请开展试点。在积极争取下,今年财政部正式将我省列入了农村集体经济奖补政策试点省。省财政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省级财政配套1.5亿元)用于奖补。下一步全省将通过竞争立项的形工作选择30个县(市、区)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其中,贫困县不少于18个。每个试点县选择不少于10个具备发展潜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四个方面:一是支持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效率,进而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支持村集体创办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服务实体,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的公共服务能力。三是支持鼓励村集体量力而行建设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是支持鼓励村集体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与其他经济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实现多元化经营。

    山西晚报记者:

    去年,我省提前启动了2017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从我们了解,整体工作进展顺利,深受群众拥护,百姓参与程度高、积极性大,请问是什么原因让基层群众如此看好退耕还林?

    张云龙:

    首先感谢媒体同志对我们退耕还林工作的关注,希望今后能继续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宣传。新一轮退耕还林是国家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强农惠农政策。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结合林业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提出了在一个战场上打赢两场攻坚战,将退耕还林作为林业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并列为“五个一批”林业扶贫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可以说,退耕还林进展顺利,得益于政策的优惠、领导的重视、部门的配合、基层的努力、群众的拥护。那么,退耕还林深受群众拥护主要表现有:

    (一)政策性补助增加农户收入。一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农户每退一亩,国家给予现金补助1200元,同时省级再补助300元,每亩达1500元。全省2017年退耕还林任务163.2万亩,全部实施完成后,退耕农户可以直接获得现金补助24.48亿元。初步测算,163.2万亩涉及全省约24万农户,近80万人,户均将获得补助1万余元。二是根据国家政策,退耕还林五年后,符合条件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将纳入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通过生态补偿,农户每年还可获得一部分政策补偿收入。

    (二)参加劳动增加农户收入。为最大限度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实际获得感,省级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意见》,搭建起了群众参与生态治理、获取劳务性收益的平台。目前,全省已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2700余家,社员达8.3万人,吸纳贫困人员6.9万人,贫困人员通过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完成退耕还林任务,从而实现参与生态建设,获得稳定的劳务收益。按照种苗造林补助每亩800元的45%用于造林劳务收入,参与造林的贫困人口可获得60%的造林劳务收入测算,贫困人员通过参与合作社,可获得造林劳务费3.18亿元,按脱贫标准4000元计算,可帮助7.95万人脱贫。

    (三)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农户收入。新一轮退耕还林不限制林种、树种,鼓励农户发展适宜当地生长、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传统经济林和特色经济林,能发展经济林的地方优先发展经济林,能发展水果经济林的地方大力发展水果经济林,农户在获得国家政策性补助期间,通过经营管理可再获得一定的经营性收入。目前,新一轮退耕还林全省发展沙棘、仁用杏、核桃、油用牡丹、文冠果等特色经济林占到总任务的30—40%,随着基层百姓的认可,这个面积还将持续扩大,对于促进农户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十分重要。在产业发展中上,省政府也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举办“京企入晋”产业发展座谈会,提出“一个企业发展一个树种、一个树种建立一片基地、一片基地带动一方百姓”的思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寻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四)资产性运作增加农户收入。充分发挥退耕农户的林地资产优势,引导退耕农户加入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组建以股份制为基本特征的合作经济组织。我省拟在每个县推动发展2-3个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家庭林场,让有资金实力和办企经验的能人带着农民共同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在不少县已出现良好态势。如晋中市生态庄园经济、霍州市文冠果开发、蒲县构树开发、沁源县连翘开发等等都是增加农户资产性收入的新兴典型。

    光明日报记者:

    我省将如何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作?

    赵志杰: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进村入户这项民生工程,今年省政府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列为一项强农惠农政策,安排资金2000万元。省级将选择运营商并改造建设“山西省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在全省11个市各选择1个重点县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每个重点县选择100个行政村建设100个“益农信息社”,达到“六有”标准、提供四类服务的要求。通过实施这项惠农政策,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探索总结经验,为明年继续推进这项工作,为2020年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基本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的目标打好基础。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我省为什么要提高小麦、玉米保险保费的补贴标准?对广大种粮农民有何意义?

    黄庙:

    一是中央有要求。2015年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在联合下达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条款拟定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的保险金额要覆盖直接物化成本或饲养成本”。

    二是我省小麦、玉米是2010年纳入中央政策性种植业保险补贴试点的,根据当时的物化成本,确定小麦保障金额为300元/亩,玉米保障金额为260元/亩,至今6—7年时间过去了一直没有做过调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小麦、玉米种植成本也随之增加。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直接物化成本数据显示,我省小麦、玉米的直接物化成本分别为489.29元/亩和380.93元/亩,省农业厅2016年调查数据也显示,我省直接物化成本小麦为457元/亩,玉米为381元/亩。

    三是考虑到目前我省小麦、玉米执行的保障金额标准与物化成本之间的差额较大,已经难以有效达到物化成本全覆盖,导致受灾后的理赔不能完全弥补农户遭受的损失。

    因此,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农户利益,促进及时恢复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强农惠农作用,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覆盖农业生产直接物化成本,经与部门沟通协调,反复测算对比,结合我省实际,报经省政府同意,才决定从今年起将小麦、玉米保额各提高100元。

    对于广大种粮农民而言,通过提高小麦、玉米保额可以进一步提高受灾后农业保险的理赔数额,最大限度地弥补农户遭受的损失,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的作用,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使灾害发生时农民利益不受或少受损失,并能够及时恢复农业再生产,确保我省粮食生产安全。

    提高保额后,玉米的保险金额为360元/亩,保险费率7%,保险费25.2元/亩,其中中央财政负担40%,省财政负担25%,市财政负担10%,县财政负担10%,农户与自担15%;小麦的保险金额为400元/亩,保险费率5%,保险费20元/亩,其中中央财政负担40%,省财政负担25%,市财政负担10%,县财政负担10%,农户自担15%。

    为减轻产量大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压力,切实保障我省粮食安全,根据中央财政部文件精神,我省积极响应,从2016年11月1日起就取消了三个产量大县开展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县级10%的配套比例,把小麦、玉米的分担比例由过去中央、省、市、县、农户的40%:25%:10%:10%:15%调整为42.5%:32.5%:10%:0%:15%,减轻县级财政负担2000多万元。

    按照我省2016年承保亩数测算,提高保额后小麦、玉米共新增保费15947.4万元,2017年需省级财政安排资金4576.3万元,能争取到中央配套资金6575.4万元,需市县配套2403.6万元,农户自缴2392万元。

    中国青年报记者:

    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赵志杰:

    2014年,国家农业部启动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对于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行政管理方式、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信息进村入户将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农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聚合和机制创新,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尽快修通修好覆盖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是通过整合农业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在农村的信息和服务资源,以村级信息服务能力建设为着力点,每个行政村建设1个“益农信息社”,到达“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提供“四类服务”,即“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具体包括:12316三农热线、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政策法律咨询等公益类服务;提供气象、科技、医疗、就业、银行、保险、电信、邮政、供销、交通、教育等便民类服务;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农资进村等电子商务类服务;农业新技术、农民转移就业、手机应用技能农村电商等培训和体验服务。

    主持人  朱新才: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到此为止。

    非常感谢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负责同志。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对全省新闻发布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